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国外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
2024年11月22日        来源:        浏览:327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国外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

走向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时代

前面几篇与大家一起了解了机器人的相关知识。随着全球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 智能机器人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并蓬勃发展。各国依据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机器人脱颖而出, 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尖端产物,今天我们一起看下国外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机器人是什么?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二:形态各异、功能多样,机器人种类知多少?
三:机器人能听会看?类人属性背后的感知技术

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的 20 世纪中期。 所以国外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比较成熟,这其中的代表就是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宽,种类也日益丰富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领域的领导者, 始终保持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领先地位。其不断创新的关键技术,让美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受益匪浅。其关键技术领域,如视觉、传感、人机交互和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全面的功能和高精确度。众多关键领域的突破为机器人性能的提高、 功能的拓展和精确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1960 年,美国的一家名为“联合控制公司”的企业成功研发出世界第一台真正的工业机器人——Unimate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仅相隔两年,美国 AMF 公司紧随潮流,推出了一款具有编程功能的工业机器人 Versatran,这两款机器人的出现,不仅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还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AI技术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自主决策、学习新的任务,从而在更多复杂的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日本

日本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也影响深远。得益于一系列旨在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日本各类机器人,尤其是智能机器人,发展势头迅猛。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感知技术等关键技术在日本智能机器人中得到广泛应用,涵盖了家庭、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

凭借卓越的性能和人性化设计,日本智能机器人在国际市场表现出了较高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与投入,为研究和应用智能机器人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日本智能机器人不断优化改进,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在仿生机器人领域,日本位居前列,尤其在仿人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1969 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双足行走机器人,为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奠定了基础。得益于长期致力在仿人机器人研究领域,加藤一郎教授荣获“仿人机器人之父”之称,他的贡献不仅推动了日本在仿人机器人领域的进步,还为全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今,仿生机器人已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家庭用到医疗保健,它们都在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欧洲

在欧洲,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在全球均处于领先水平。这些国家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纷纷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欧洲智能机器人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领域,应用于工业、医疗、服务业等行业。欧洲智能机器人在精确度、可靠性和人性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德国是“工业4.0”概念的发源地,这一战略旨在通过智能化生产系统和网络物理系统将机器人融合到生产线中,实现智能制造。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法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大,尤其是在神经网络理论、认知神经科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法国参与了欧盟的“人类大脑计划”(HBP),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

英国政府2016年7月发布“机器人发展战略(RAS2020)”,并提供配套财政资金,确保机器人产业能够与全球领先国家竞争。希望通过RAS2020战略,能够在2025年获得全球机器人市场10%的份额(估值约120亿美元)。



 韩国

在亚洲地区,智能机器人发展较快的国家中,韩国便是其一。韩国政府和企业对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大力支持,使其突飞猛进。韩国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视觉识别、人机交互等,这些技术应用在家庭、医疗、安保等各个行业。韩国智能机器人凭借卓越的性能,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韩国机器人密度位居世界前列,每年装机量在全球排名第四,工业机器人存量则位列世界第三。韩国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特别是在装配、清洁、焊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汽车制造和半导体生产等高端制造业中,机器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此外,随着“机器人+”战略的深入实施,韩国正积极探索机器人在农业、娱乐、建筑等更多领域的应用,以实现机器人技术的全面加速部署。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所涉文/图等均出于为公众传播、科普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隐私协议
×

平台信息提交-隐私协议

· 隐私政策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