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自动驾驶”不只是“智能技术接管方向盘”那么简单
2024年12月05日        来源:        浏览:339

“自动驾驶”不只是“智能技术接管方向盘”那么简单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自从萝卜快跑火了以后,不少人产生了很多疑问。比如:车里没人,从停车场出来怎么缴费?自动驾驶汽车违章了怎么处理?自动驾驶汽车会不会突然失控造成安全隐患?……
众多问题的背后,代表了公众的三种关切,即便利问题、管理问题和安全问题。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不只是“智能技术接管方向盘”那么简单,而是一项集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完备的法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基础建设 软硬结合

在北京某停车场,停车场收费每小时8元,一辆停放于此的无人驾驶汽车到达出口时,ETC 支付系统自动响应,缴费8元。前方横杆打开后,汽车迅速反应,不出3秒就驶出停车场。
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停车场,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都已经支持 ETC 支付。不过,许多小型停车场以及道路旁边的收费停车区暂时还并不支持 ETC 支付,将来仍需统筹解决。
在“硬”的方面,许多道路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通信网络、安装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相当于给车和路装上“眼睛”。

在“软”的方面,各项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稳步推进。截至今年 7 月,全国共建设 17 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 个车联网先导区,发放测试牌照超过 7700 张,测试里程超过 1.2 亿公里,很多地方还开展了自动驾驶“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聪明的车

“聪明的车”指的是具备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的汽车。和普通汽车相比,它们加装了自动驾驶套件,就变得“聪明”起来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定位、超清摄像头,这些都是车辆的眼睛。200米范围内的动态、静态物体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都可以被捕捉到。

目前,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主要采用的还是单车智能技术路线。换句话说,就是只研究车,让车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一辆车,往往就是一座数据孤岛,感知能力存在界限,无法实现“超视距”。那么,遇到极端天气和被遮挡的情况,就会存在“视觉盲区”。
高级别自动驾驶想要实现规模化,前提之一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安全问题。因此,基于网联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正在逐渐成为业界共识。


智慧的路

“智慧的路”则是指配备了先进通信和感知技术的道路基础设施。
当汽车行驶在路上时,路侧基础设施获取的实时感知信息将被传送至云端,再由云端协同车辆进行分析、决策和控制,提升车辆的感知能力以及交通引导、决策能力,以此提升自动驾驶的级别和维度。在多个区域链接的情形下,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增强一个区域级的交通态势感知,把原本的交通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化。

强大的云

“强大的云”指的是云控基础平台,云平台扮演着大脑的角色,通过收集和处理来自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数据,实现全局的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

车路云一体化强调的是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以及云端数据处理平台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作业。简而言之,即车辆不再是孤立的智能体,而是融入到一个更大范围的智能交通生态系统中。道路上布设的智能设施如AI数字道路基站、V2X通信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路况,为车辆提供超视距感知;云端则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对交通流量进行优化调度,实现更高效、安全的行车环境。此外,这套体系还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即便在恶劣天气或复杂交通状况下,也能通过云平台的辅助做出准确判断。


 完备的法

关于自动驾驶违章问题,目前交通违章主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罚,但由于自动驾驶无需人类操作,常见的暂扣或吊销驾驶证处罚可能不适用。但汽车运营者或所有者可能会面临相应的罚款、限制运营等处罚。将来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应该会陆续出台

自动驾驶立法能够保障公共安全、促进技术创新,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个人隐私,在自动驾驶汽车面临复杂交通情况时能帮助做出合理的决策。目前,我国还未实现自动驾驶国家立法,但在社会各界的呼吁和支持下,已有深圳、上海、杭州、合肥、无锡、苏州等10余个城市取得地方立法的实质性进展和结果。

目前领先城市都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立法,填补行业空白。同时,在多部法规中,“自动驾驶”被明确写入,无人环卫、无人配送、无人安防等场景的规模商用有了权威的法规支持,将极大地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加速发展。


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然而,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通过技术融合与创新、法规与标准的完善、商业化与普及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全自动驾驶技术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并深刻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所涉文/图等均出于为公众传播、科普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隐私协议
×

平台信息提交-隐私协议

· 隐私政策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