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人形机器人大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2023年10月12日        来源:        浏览:829

人形机器人大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2022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一场颠覆式的AI革命,也为人形机器人的兴起带来了期盼已久的甘霖。

 

人形机器人大时代来临


过去几十年里,受制于技术的限制人形机器人并未得到真正的突破。近年来,在AI大模型的催化下,机器人的感知、计算、执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人形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凭借敏锐嗅觉,特斯拉率先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引爆人形机器人热潮。同时科技大厂如OpenAI、微软、谷歌等纷纷入局,推动大模型与机器人的融合,将人形机器人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紧随其后,国内也迎来了AI+人形机器人集中发布元年,宇树H1、傅里叶GR-1、浙大悟空、优必选Walker、小米Cyber One以及智元远征A1等等纷纷宣布入局。其中傅里叶智能于9月26日晚发布了国内第一款人形机器人GR-1的预售消息,打响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第一枪!另一边引发广泛关注的还有顶着科技圈知名KOL、华为“天才少年”、 哔哩哔哩“2021 年度百大 UP 主”等光环的稚晖君,从华为离职创业后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交出了首张答卷——智元机器人远征 A1。这款机器人不仅在形态上与人类相似,更在双足行走、智能任务、人机互动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为什么一定是人形?


在无数的影视作品中人形机器人频繁出现,满足了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终极幻想,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智能的人形机器人的制造生产也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

或许你要问:为什么要执着于将机器人设计成人的形态呢?其实,这一构想并不仅仅源自于小说、电影中对于机器人的想象,从根源上来说,机器人的设计初衷就是服务于人类社会。而人形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无需改变场景和基础设施。一旦技术成熟,就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在其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概念。其基本假设是,智能行为可以被具有对应形态的智能体通过适应环境的方式习得。换言之,要拥有人一样的智能,必须有人一样的身体。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8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38亿美元。该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能够协助医护人员和帮助患者护理,在医疗健康领域前景广阔。其中,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也刺激了该地区看护场景中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

面对前景广阔的人形机器人市场,我国正在加紧布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占得先机。9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相信在政策、资本以及技术多维度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潜力有望被加速释放,未来的商业应用场景有望渗透进入服务业、制造业等众多领域。或许正如马斯克所言:在某个时刻,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将超过1比1,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


朴津观点


人形机器人正步入商业化前夜,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法规和伦理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和争议,但无疑,它们已经成为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将以更加智能、灵活和有益的方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中国经济网、凤凰网、工信微报,所涉文/图等均出于为公众传播、科普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隐私协议
×

平台信息提交-隐私协议

· 隐私政策

暂无内容